返回首页您好!欢迎访问兴华医疗集团-利辛兴华医院。今天是:2025年04月27日 星期日
妇幼保健
孕期保健当前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妇幼保健 > 孕期保健

妊娠期急性乙肝对母婴的影响

来源: 最后更新:2015-11-04 00:00:00 作者: 浏览:1356次

 

    在我国,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,新生儿一旦被乙肝病毒感染90%以上会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,因此一直被大家所关注。而乙肝病毒的性传播感染者都是成人,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只有5%左右的人可能转为慢性,而且又可以通过乙肝疫苗预防,因此被忽视。尤其是妊娠期间,一旦患上急性乙型肝炎,不仅危害到妊娠母亲的健康,也可能影响到母亲腹中的胎儿。

 

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对母亲健康有何影响?


     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6周~6个月,平均3个月。因此,急性乙型肝炎可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期,大多发生在妊娠早期和中期(平均孕17周)。尽管妊娠期感染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非妊娠期感染相似,但由于怀孕母亲的肝脏负担增加,黄疸往往较深,低白蛋白血症也比非妊娠期发病的患者明显,尤其发生在妊娠晚期,常可能发展成为重症肝炎,危及母亲和胎儿的生命。由于肝脏产生凝血因子功能下降,凝血酶原时间延长,产后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。

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对胎儿有何影响?

     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也给妊娠妇女的心理造成很大压力,由于担心对胎儿的影响,一些患者因疾病在妊娠早期或中期中止妊娠。实际上,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不会引起胎儿畸形,但由于肝功能异常,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,导致低体重儿和早产的发生率增加,甚至发生胎儿死亡。
     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可以造成乙型肝炎的母-婴垂直传播,导致后代感染。但妊娠不同时期的母-婴垂直传播率不同。在新生儿没有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的情况下,妊娠早期和中期感染急性乙型肝炎,后代出生后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大约10%;但妊娠晚期感染急性乙型肝炎,后代乙肝病毒的感染率高达70%~100%。


如何阻断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的母-婴垂直传播?

     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的母-婴垂直传播阻断措施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母亲相同: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(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)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(HBIG),剂量应≥100 IU,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。

     由于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的母亲体内HBV DNA水平一般低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,在实施上述的母婴阻断措施后绝大多数可以阻断成功。所以,得了急性乙型肝炎的妊娠母亲不要过分担心。

 

 

 

检验科蔡薇供稿

 

地址: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和平路西侧、长春路北侧
24小时接诊电话:0558-8835120  客服热线:0558-8835002

皖ICP备19018998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