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我的孩子还不会走路?我的孩子什么时候会走路?很多父母经常问我们的治疗师这个问题。答案往往是一样的——“要依情况而定”。
答案取决于孩子不会走路的原因,是力量问题?是协调问题?还是由于疾病原因,比如脑瘫?孩子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能力如何?在达到不同阶段发育阶段所花的时间?孩子探索自身和环境的意志和积极性如何?孩子的抚养环境如何?
我们先来谈谈孩子在身体发育不同阶段所能达到的能力,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里程碑。孩子身体不同部位发展的能力是相互叠加、相互影响的。举个例子,当孩子在翻滚时使用腹肌,孩子坐起来也是需要这些腹肌活动的。如果孩子没有翻滚过,坐起来会非常困难。而想要坐起来,孩子还需要有一些颈部支持和头部稳定性。
如果孩子没有花太多时间趴着玩,就不能够有效增强头部稳定性,因此当孩子坐起时会发现抬头比较困难。孩子趴着玩时还可以增强他们肩膀的能力。您可以想象当孩子坐起来首先需要双臂的支撑,因此如果孩子肩膀力量不够,那么坐起来也会比较困难。也就是说,这些里程碑是相互影响的,如果没有达到某个里程碑就会影响其它的阶段能力的发育。言归正传,让我们来谈谈站立,因为要学会走路首先要学会站立。
学会站立需要什么呢?首先,臀部、腿部和脚踝部需要有足够的肌力可以扶着某个东西,保持身体直立以及稳定。如果不想手扶某个东西而实现独立的站立,难度会更大。如果孩子肌张力较低或关节松弛,例如,膝伸张乏力,或者脚姿势很差,那么没有手扶时站立可能会更加困难。当孩子不需要手扶也能够站立的时候,那么他/她就可以开始学习走路了。
大多数孩子是通过手扶家具或一些支持装置横步走,才学会走路的。对大人来说,这听起来是很简单,非常自然的事情,小孩只要自然地去做就行。事实上,要做到这个,是需要很多身体协调的。孩子必须要能够控制好自己的身体,在移动双手的同时也要移动双腿,并做到能够把重心转移到另一条腿上。这就是走路所需要的技能。
而且,就算孩子有这些能力,他们还需要有想要走路的意志。如果孩子只愿意走一两步,那么他们会需要一段时间才可以走很长的路。如果孩子没有意志或积极性去探索周围环境,也会影响孩子发育和学会独立行走的时间。这个问题引起我们对养育方式的关注。孩子的积极性也取决于是如何养育的。如果经常递给孩子他想要的东西,而不是让他自己去拿,他就不会有动力去移动身体。
儿童康复科王亚伟供稿
地址: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和平路西侧、长春路北侧
24小时接诊电话:0558-8835120 客服热线:0558-88350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