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宝妈们不知道什么时间要给宝宝穿鞋,其实当婴儿能自己扶站时,就应考虑给孩子穿鞋。
当婴儿学习扶站时可选择薄底的稍软鞋,其目的是帮助婴儿站立时脚趾和脚掌的正确位置,这样利于以后走路时脚的姿势正常自如。对于已能自己行走的婴儿,更应穿鞋,不仅利于形成良好的走路姿势,而且也利于足弓发育。学习走路时,鞋底不要太软,但注意不要穿大鞋。
如何给宝宝挑选鞋子呢?下面介绍几点注意事项:
1.孩子的脚长的比较快,需要定期测量脚长、脚围,并更换新的鞋子。
孩子的脚长的较快,他们可能每3、4个月就需更换新鞋子,16个月前,可能每四个月就会长半码;16-24月龄,每半年长一码;24-36个月的幼儿大约每八个月长一码;3岁以上每8-12个月长一码。所以每隔2、3个月就要给孩子重新测量一下脚的尺寸,并检查一下孩子的鞋子是否合脚,不合适的话,要及时给孩子换新鞋。一定要买合适的尺码,不要为了让宝宝穿久点而选择过大的尺码。
2.鞋内应有适宜的空隙。鞋子应该把脚跟包裹的紧密而舒适,以防止走路时脚在鞋子里往前移动。脚趾在鞋腔内应有一定的活动余地,鞋的前尖距最长的脚趾有一定空隙,大约1.3厘米的空隙,鞋宽也应该比脚的宽度多出大约1厘米(左右各5毫米的样子)。
3.细节挑选:
鞋面:最好是真皮,帆布或有网眼材质,不要购买不透气的材质的鞋子,鞋面不能太软,尤其是鞋头必须有一定的硬度。鞋背处的鞋面要柔软些,以利于脚部的弯折,且弯折部应该在鞋前的1/3处。
鞋头:最好是圆宽型,鞋头也要高,脚趾的前面、左、右、上面都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,要让小脚趾自由的生长发育。
鞋后帮:选择能够包裹住后跟的鞋子,并且鞋后跟要足够硬挺与牢固才能与脚踝提供良好的支撑。鞋后帮如果太软,脚在鞋中得不到相应的支撑,会使脚左右摆动,容易引起踝关节及韧带的损伤,还可能养成不良的走路姿势。
鞋外底:鞋外底最主要的功能是保护好小脚,要有一定厚度、硬度和弹性。鞋底需要有一定的防滑功能。
鞋带:选择使用魔术贴、搭扣或弹力鞋带的鞋子,方便穿脱。
儿保科焦婷婷供稿
地址: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和平路西侧、长春路北侧
24小时接诊电话:0558-8835120 客服热线:0558-88350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