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您好!欢迎访问兴华医疗集团-利辛兴华医院。今天是:2025年04月27日 星期日
妇幼保健
妇女保健当前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妇幼保健 > 妇女保健

漏尿不是“老年病”!抓住产后盆底康复治疗黄金期

来源: 最后更新:2016-06-17 00:00:00 作者: 浏览:1089次

     “妊娠之后都需要进行盆底康复治疗,但大家对这方面的认知非常欠缺。真正能够理解并坚持治疗的人不多。”北京大学第三医院(简称“北医三院”)护士长葛霖进一步介绍,产后盆底损伤如不尽早治疗,以后可能会出现尿失禁、盆腔器官脱垂和妇女性功能障碍等疾病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盆底康复训练如果方法不当,会适得其反。葛霖强调说,不能盲目做提肛运动,如果做得方法不正确反而会加重临床表现。

    案例讲述

    漏尿的困惑

    小丽刚过30岁身体就出现了令人尴尬的“老年病”——漏尿,尤其到了夏天,需要天天带卫生巾,不然都不敢穿裙子。她回忆说,三年前她剖宫产生下8斤多重的儿子,孕后期和产后轻咳都会漏尿。

 

    当时她并没有太在意,以为这是生孩子的正常现象,恢复一段时间就会好。之后确实症状有所缓解,她也就没多想,更不必说去医院就诊了。小丽想不明白的是三年前的“漏尿”为何到现在又会出现?剖宫产按理说对盆底伤害较轻,为何还会尿失禁?

    专家解析

    盆底肌到底在哪?

    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,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“吊床”,支撑着尿道、膀胱、阴道、子宫、直肠等脏器,从而维持它们的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。盆底肌属于深层肌肉,我们看不见摸不着,对它的感知相对模糊。盆底肌围绕在尿道、阴道和直肠的周围,固定这些脏器并保证其功能。

 

    葛霖强调说,正确的提肛运动,不是靠腹肌完成的,而应该是盆底肌群运动的结果,如若想准确感知,需借助专业盆底肌训练的设备,专业的仪器可以募集盆底肌群运动时的机电信号,并通过生物反馈的方法变为可以看见的信号来指导运动。

 

   “盆底损伤”剖宫产也不能幸免

    葛霖介绍说,产妇在分娩过程中,宫颈口这扇“门”要逐渐扩张,直到10公分左右,孩子才能出来。而在扩张过程中,或多或少都会损伤盆底肌肉组织和神经。但并不是只有分娩时才对盆底有伤害。我们正常的人体脊柱,从侧面看是S形“生理弯曲”,骶骨承载着盆腔脏器的重量;十月怀胎,随着“肚子”增大,使得重力轴前移,原本由骶骨支撑的重量全部压在盆底肌肉的软组织上。盆底肌肉长期处在受压状态,使得盆底肌纤维变形。因此,剖宫产跟顺产一样,盆底肌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,只是顺产比剖宫产损伤更重。双胎、巨大儿、分娩次数多等对盆底影响会越大。

 

     案例中小丽为何三年之后漏尿症状重现?葛霖解释说,产后没有马上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,不代表肌纤维没有受损。肌纤维是一束一束的,这就如同一根根支撑房屋的房梁,房梁上有几根裂缝并不会影响房屋整体的稳定性,因此,几根纤维素的受损断裂有可能暂时没有临床症状。当激素水平下降,我们发现自己的面部皮肤开始松弛时,身体内部的肌肉和韧带也与之同步,开始松弛。如不及时进行干预治疗,依据个人体质和肌纤维损伤程度的不同便会出现漏尿、腰酸、排便困难,同房时痉挛或阴道松弛等症状。

     专家支招

     产后“盆底康复”的黄金期

     要抓住产后42天到产后3个月这段治疗的黄金期进行盆底康复治疗。产妇产后42天(恶露干净后)做盆底功能评估检查非常重要,特别是对于产后发生盆底疾病的女性,能帮助她们早诊早治。这个时期细胞活性度高,自身修复能力比较强,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     不能盲目做提肛运动

     大家可能对提肛运动的动作要领存在误区。在做提肛运动时,腹肌、臀大肌、大腿内侧的肌肉是不能一起运动的。做提肛运动时外周肌肉要放松,只是盆底肌群在收缩,才能真正达到治疗目的。如果动作不规范,会导致病情加重。这跟我们平时健身一样,要在动作规范的前提下去锻炼,才不会损伤肌肉。

 

 

 

产后康复付小该供稿

地址: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和平路西侧、长春路北侧
24小时接诊电话:0558-8835120  客服热线:0558-8835002

皖ICP备19018998号-1